建设青年科技人才队伍 助力航天事业创新发展

来源:《中国人才》2020年第9期2020-12-03 15:32

建设航天强国,核心是创新,关键在人才。大批青年科技人才投身航天、献身航天,如何更好地为人才成长搭建平台、提升培养效能,需要不断探索研究。

——编者   

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仪式并宣布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这标志着迄今为止我国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服务性能最高、与人民生活关联最紧密的巨型复杂航天系统,独立自主、开放兼容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建成,成为我国攀登科技高峰,迈向航天强国的重要里程碑。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航天强国的宏伟目标,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建设航天强国,核心是创新,关键在人才。实践证明,在中国航天事业创新发展的历程中,在每一项辉煌的成就背后,都有一群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航天人才。

进入新时代,随着“载人航天”“探月工程” “北斗导航”等一批航天工程的实施,大批青年英才汇聚到国家的航天事业中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作为“航天强国建设引领者、空间事业发展领导者”,担负着建设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助力航天事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历史使命。

用精神感召人才,系统设计人才培养成长计划

自1970年4月24日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和发射了300余颗航天器,目前百余颗航天器在轨运行,铸就了东方红一号、神舟五号、嫦娥一号中国航天发展的三大里程碑;2017年4月27日,我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全面迈入“空间站时代”;2019年1月11日,探月工程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探测;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系统组网工程最后一颗GEO-3卫星成功发射,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

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航天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开展向老一代航天人学习活动,邀请新中国航天史的谱写者与见证者、东方红一号技术负责人之一、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院士,“人民科学家”“最美奋斗者”、嫦娥一号总设计师兼总指挥叶培建院士为青年科技人才讲授职业生涯“第一课”,激励青年科技人才传承航天精神。

通过“中国航天日”主题教育、表彰先进典型等活动,大力弘扬以“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为代表的航天精神,充分挖掘精神内涵。引导青年科技人才以“创人类航天文明,铸民族科技丰碑”为己任,牢固树立航天核心价值观,用实际行动兑现“用成功报效祖国,用卓越铸就辉煌”的庄严承诺。

以航天系统工程理论体系为指导,结合几十年人才管理经验,构建“全周期、一体化”的青年科技人才资源开发体系。

“全周期”主要有两方面含义:一方面是指航天事业从无到有逐步实现航天强国建设的全周期。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根据2045年全面建成航天强国战略部署,提前三十年布局并形成人才可持续竞争力,面向40岁以下青年科技人才实施“青年拔尖人才支持工程”;另一方面是指青年人立足航天事业发展平台不断成长、成才的全周期。覆盖求才、聚才、育才、用才、爱才、留才全过程各方面,统筹关键资源用于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与成长。“一体化”是指将人才成长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创新发展以及推进人才强国、航天强国战略的实施进行一体化设计。

将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成长分解为内因系统和外因系统。内因系统包括情怀动因分系统、智力基础分系统、知识能力分系统;外因系统包括组织培育分系统、岗位培育分系统、团队培育分系统。内因系统与外因系统又包含若干子系统,例如知识能力分系统包括学习能力子系统、实践能力子系统等。团队培育分系统包括以老带新“传帮带”子系统、以外育内“工作站”子系统等。内因系统与外因系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构成了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成长的总体架构。

同时,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内动力挖掘理念,坚持事业发展与人才成长协调同步。将不同层次、不同专业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活动与航天创新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构建了分类指导、差异化培养的人才计划。

不断创新机制,为人才成长搭建广阔平台

首先是以重大工程为牵引,在工程实施中造就人才。将大量的青年科技人才安排在工作一线,承担实际研制工作,边工作边学习,使他们在第一时间了解工程项目的状态、特性、原理,在这个过程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迅速成长。

与此同时,在工程实施中实现对领军人才后备人选的早识别、早发现。有意识、有计划地安排德才兼备、素质优良的青年科技人才参加重大工程和重点型号研制,赋予他们相应的责任和使命,使他们经受锻炼,加速成长。例如嫦娥四号探测器系统总设计师孙泽洲,他伴随中国探月工程同步成长,34岁就被任命为嫦娥一号卫星副总设计师,后被任命为嫦娥三号探测器系统总设计师,成为当时航天系统最年轻的总设计师。

其次是要敢于放手使用青年人才,关键是要提前做好充分的组织工作保障。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要求一名青年人才的背后必须有整个团队的专业支持,对制度、工作流程设计等进行监督,对每个环节严格审核把关。这些保障机制的设计使得青年科技人才在工程中的创新风险得到有效控制,避免了工程任务受到影响。

再次,以创新岗位为推手,汇聚创新要素培育青年科技人才。结合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需求,不断完善人才成长通道,形成了“基础+高端”的多层次专业化岗位体系。其中:基础层岗位体系主要分为助理级、主管级、副主任级、主任级专业化岗位体系。高端层岗位体系主要分为高层次型号项目岗位(型号正/副总设计师、型号正/副总指挥等)、高层次产品开发岗位(产品首席专家、产品总工等)、高层次创新岗位(主任研究员、首席研究员、资深研究员、终身研究员)等。

根据青年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将其所从事的创新活动特点和预期达到的创新成果具象化为岗位定位和岗位职责。通过岗位为青年科技人才凝聚创新要素,帮助他们依托岗位开展创新活动,以岗位发展通道建设为推手,形成人才能力提升与创新项目深化发展的双提升通道。

最后,以专项基金为媒介,靶向助力青年科技人才成长。针对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学历高、创新活力充沛等特点,对接国家各级各类人才工程、计划和奖项,分类支持35岁以下、40岁以下、45岁以下青年科技人才开展早期创新研究活动,实现青年科技人才创新思想的孵化和创新精神的固化。

开展知识转移与经验传承,提升人才培养效能

针对青年科技人才专业基础好,但缺乏型号研制经验的特点,充分发挥企业大学——神舟学院的资源优势,构建“学习+实践”一体化培训平台,为青年科技人才资源开发筑牢了前沿阵地。神舟学院采用系统工程管理方法,运用现代化手段建立了知识管理平台,对工程型号研制过程中的实践经验和难题进行及时归纳总结,将隐性的知识转化成了显性的规章、制度、标准、规范,实现了隐性知识的转化。

此外,神舟学院总结了中国空间技术创新发展50年来所取得的重大成就,梳理了空间技术主要领域的专业理论和实践成果,形成了由23个分册构成的《空间技术与科学研究丛书》,实现了显性知识的组合化。同时,神舟学院还开展了“空间技术与科学研究”大讲堂、“型号两总上讲台”“学术技术带头人上讲台”等一系列品牌培训项目,辅助青年科技人才快速实现理论知识向科研实践的转化和综合创新能力的提升。

为加快青年科技人才成长步伐,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还依托航天工程创新活动,组建了一批高水平的创新团队,形成了长期稳定的跨部门、跨单位、跨专业的科研合作平台。团队研究方向既包括载人航天、深空探测、北斗导航、通信卫星、遥感卫星等以航天工程研制为背景的系统创新方向,也包括空间智能控制技术、航天器真空计量技术等面向前沿基础研究工作的专业科研创新方向。

在团队组建之初,有计划地安排了一批理论基础扎实、工程经验丰富的青年科技骨干人才进入团队,快速提升自身学术造诣与实践能力。在做强固有专业技术领域创新团队的同时,为提升新兴技术领域创新团队的综合实力,扩大创新团队的领域覆盖面,采取“不求所有、不求所在、但求所用”的用人观,积极谋求与国内各相关技术领域院士专家开展合作,组建创新团队,有计划地组织开展“以站助学、依站办学、进站求学”系列活动,安排相关新兴技术领域青年科技人才进入院士工作站促其快速成长。

作者单位: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