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金乡县:“邻凤筑巢”破解县域引才难

来源:人才济宁2024-06-04 17:25

一直以来,欠发达县域有着较强的产业基础及技术创新需求,却缺乏人才和创新资源,要直接引进高校院所人才和创新资源,又受限于人才政策、管理体制等诸多现实问题。高端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科技成果落不下是县域人才引进和科技创新面临的重要难题。为破解瓶颈制约,金乡县创新工作思路,在北京、南京等主要城市设立人才飞地,高端人才可以不用落户到金乡,直接在北京、南京等主要城市就能为金乡发展提供智力支持,通过人才飞地将更多科创成果和人才引入金乡,推动优势产业项目和优秀人才向地方转移,实现科创要素与产业要素的有机融合。

人才飞地,高效对接城市创新资源

2019年,济宁南天农科化工有限公司在南京仙林大学城建立研发机构类“人才飞地”—南京研发中心,截止2023年底,研发团队已扩充至48名,博士硕士占比超过20%,自主培养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山东省重点扶持区域人才、蒜都产业创新领军人才、中高级工程师8名,授权专利28件,其中发明专利15件高价值发明专利4件,发表具有行业影响力的论文6篇,制定企业标准12项,助力公司获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山东省瞪羚企业。2021年销售收入超2.7亿元,2022年销售收入超4.1亿元,2023年销售收入超4.9亿元。同时,山东亿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在西安建立研发机构类人才飞地,山东如鲲新材料有限公司、山东玛丽亚农业机械有限公司相继在上海、济南建立专家工作站人才飞地,通过跨区域人才飞地建设,实现研发、生产两地化,既顾及人才发展的便利性,又符合金乡县发展要求,实现人才发展和地方经济优势互补、共赢发展。

离岸孵化,创新“人才飞地”新模式

山东亿九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联合北京工业大学在北京市设立北工大亿九天工科创中试基地,充分利用首都资源,聚焦产学研协同创新,有效推动北京、济宁两地间人才、资本、技术、市场、供应链等要素资源的双向流动和资源共享,推动优势产业项目和优秀人才向金乡转移。通过“研发孵化在外地,注册转化在金乡”的模式,北京就地引进人才和项目,孵化成功后回流金乡产业化,弥补了本地产业链条简短、配套服务欠缺的不足,解决了高端项目主体因生活条件和时空距离难以直接落地金乡的难题。截止目前,先后引进产业链急需专家7人,培育泰山产业领军人才4名,落地转化科技项目45个,其中5个“高精尖”项目已与金乡签订合作协议,相关经验做法被《科技日报》《经济日报》等国家级媒体专题报道。

多点布局,构建离岸创新强矩阵

积极探索打造服务中心+多点运作的“1+N”集散式飞地模式。在金乡-北京飞地(中试)基地建设基础上,科学复制飞地运行经验做法。聚焦珠三角优势资源,在深圳建设金乡·粤港澳大湾区科创中心,在珠海设立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蒜小宝驿站,在香港成立“山东金乡海外人才联谊工作站(香港)”“香港济宁联谊会金乡分会”等平台载体,进一步加强与当地高校院所、龙头企业交流合作,打造集高层次人才、科研项目、金融资本、产业信息等全要素集聚的离岸创新创业中心,全面打开县域发展格局。

多措并举,优化资源要素保障

对符合金乡产业发展的“高精尖”科研项目,逐一明确专人专班,由精干力量跟踪对接,强化土地、金融、科技、知识产权等各方面配套政策集成运用,推动更多延链、补链、强链项目入驻金乡本土。对于落户金乡的“人才飞地”孵化项目,享受“蒜小宝安家驿站”综合体环绕式服务,县发改、工信、商务等部门靠前服务,全程协助办理各项手续,并根据项目潜力综合评估提供最高5000万元创投基金,为科技型、创新型中小企业投资助力。